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浅谈央行账户管理新政在商业银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范、准确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为了适应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普及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六部委于2016年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结合央行2016年上半年发布的一系列账户管理新规,共同组建成了新的商业银行账户管理体系。但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转账效率受到影响
  按照《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第五条的相关规定,从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均一律实行在受理业务后24小时后到账,这一政策的实施,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客户在银行非营业时间办理转账业务被动延迟,使得部分对资金需求较为迫切客户以及需要多次转账的,例如突发疾病,工程项目急需用款等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为客户带来较多不便。
  (二)新型诈骗手段出现
  目前,央行制定的关于ATM机转账延时24小时到账的规定,能够有效地防止通过账户间转账实施的电信诈骗,维护受害者的权益,但是,这一规定所适用的范围较小,仅仅限制于运用银行卡进行的转账汇款业务,而对于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开通的无卡存款功能没有做出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可以利用这一漏洞,以必须本日到账等说辞作为诱饵,诱使受害者按照其要求的账号存入现金,从而绕开到账时间限制,实现诈骗目的。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一)商业银行营业时间,网点人员配置不合理
  在ATM转账新规出台后,银行客户要想实现账号之间的及时、大额转账,只能通过银行柜面转账的方式进行,但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的营业时间集中在上午9点至下午6点这一时间区间内,而这一时间区间也正是大多数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时间,这一时间上的冲突使得很多个人支付和转账行为无法通过柜面这一渠道实施,同时,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人员结构和人员配置方面的问题,在一些网点特别是乡镇基层网点存在着人员配置方面的困难,存取款排长队、办理业务难的等情况屡见不鲜。部分乡镇网点甚至不具备柜面转账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ATM机成为了办理业务唯一选择。
  (二)无卡存款程序设计存在漏洞
  目前,为了方便客户的存取款行为和提高商业银行账户运用效率,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在其自助会员机上设置了无卡存、取款功能,这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未携带银行卡办理业务的客户,也降低了携带银行卡可能存在的遗失风险,但是,由于这种存款方式操作极为简单,客户只要选择对应的业务类型,输入需要存入的银行卡号,然后放入现金即可及时到账,因此对于完美的绕开了转账业务中的延迟到账的限制。
  (三)生物识别技术未得到有效推广,客户取款身份识别难度较大
  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国家标准和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大多数机构还仅仅将其运用范围控制在小额支付和辅助个人存款账户身份信息识别等极为有限的领域,而在取款方面,目前,客户使用持有的银行卡在ATM机进行现金取款不需要携带任何身份证件,甚至部分银行(如工行、交行)还实现了手机银行网上取现业务,客户仅仅需要事前在手机银行预约时的预约手机号码,预约号以及预约银行的取款密码,即可实现取款,在这种情况下,客户身份信息无法得到有效验证。
  三、相关建议
  (一)推动商业银行建立灵活的营业时间,提高柜面业务办理效率
  针对当前出现的柜面业务办理难度较大,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建议商业银行可以从营业时间制度等方面入手,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革。例如可以将整个商业银行系统办理转账业务的时间在工作日(如周一至周五)等业务的时间延后或延长至晚上7-8点,同时还应当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自身业务办理长度和数量的规律进行合理调整,甚至可以再特定情况下,(通过申请及时支付服务绿色通道等方式为具有特殊情况的客户提供及时服务。确保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及时性支付服务需求。
  (二)改进无卡存款程序
  针对目前在无卡存款方面存在的新型诈骗活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需从其程序本身入手,防范其存在的漏洞。例如可以仿照ATM转账延时到账的规定设计无卡存款12小时后延时到账,或者要求无卡存款账户的取款必须由柜台办理或者运用其他更加有效的身份识别的手段进行取款等,或者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对取出款项的客户身份信息进行跟踪,禁止其在一定时间(如1-2小时内)内运用无卡存款手段(其他手段不受限制)存入非本人账户现金。
  (三)加快推动生物技术在行业内部推广,尽快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针对目前在生物识别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客户取款身份信息认证较难等问题,建议银行业监管机构尽快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起?@一技术的行业标准规范。同时作为金融监管机构还可以积极推动金融机构间的技术,标准方面的合作,建立起多渠道,多领域的银行间技术合作平台,探索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在业务各个环节的可能性。

相关论文

商业银行新政央行账户对策银行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
农业企业会计网络化对策探讨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
大同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