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策略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义
  在《企业会计准则》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逐渐完善的今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单位处理会计事物的首要环节,是开展全部会计工作的前提。只有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精准进行,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单位会计岗位人员配备、会计凭证的填写审批、资产管理、票据管理等部分。重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维持财政资金纪律的重要保障。因为会计基础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各岗位之间的回避和制约关系更加明晰。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利用公职之便而进行的舞弊行为,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也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会计工作来控制单位各项经费的使用和流转,对各类财政资金的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进,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另外,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也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如果对单位的会计基?A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势必要对单位的会计凭证填写、审批、入账、档案资料管理等工作进行逐项梳理,使原始凭证内容更为准确,审批标准更为细致规范,提升整体信息质量。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凭证使用、审核不规范
  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会计凭证的使用、管理和审核流程上尚存在不规范的地方。首先,单位人员对从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审核不严,对于要素填写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没有第一时间予以退回,擅自入账。有的单位甚至犯了借贷不相等的低级错误,严重违背了会计准则的要求。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较为单一,在凭证的审核上存在岗位设置的漏洞。有的单位甚至让出纳人员参与到记账和审核工作,致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最后,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形成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审核的审计工作,造成已经形成的错误被积压,导致最终会计报表的严重误差。
  2.人员任用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通过国家或地方统一的招录考试来录用和选拔,许多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可能之前不是会计专业的相关人员。我国的会计准则中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但大部分单位并没有做到,只是将普通的办事人员安排到出纳、会计等岗位。对于会计主管人员,必须具有3年以上的会计工作经验,但行政事业单位往往会将普通中层干部任用到会计主管。甚至有单位直接从社会上雇佣临时的会计从业人员,这些人员对单位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并不了解,在会计处理上具有随意性,严重影响到了单位的会计工作管理。
  3.票据管理质量低
  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单位的工作人员对票据的审核不严格,对必填要素的审核没有依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有的单位长期将票据存放在经办人手中,而没有交到财务部门,造成入账延迟。有的公司甚至使用非国家统一使用的票据,造成会计信息的随意性。在收入的管理上,存在将单位收入截留和隐瞒的现象,将收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美化,掩盖了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这类现象都为贪污腐败创造了有利条件,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
  4.资产处理有缺陷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处理方面还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资产的增减变动处理上,部分单位仍然做不到国家统一规定的操作标准。对于大型资产的购进,例如大型的货物,并没有将其纳入固定资产的管理范畴,未进行新增固定资产的处理。部分事业单位将固定资产的增加单纯记录为经费,这样就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本。固定资产发生折旧时,没有按照资产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折旧方式,而是统一将全部资产纳入一个折旧方式中。没有对固定资产建立定期的盘查制度,无法实时掌握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真实信息,这些都导致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偏差。
  5.电算化普及差
  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存在年龄层上的缺陷,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存在困难。这就造成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普及差的问题,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仍停留在纸质资料的传递。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能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人员的接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尚缺少一套严格、科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类型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整个行业范围缺少对会计电算化资料的审计和管理经验,对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策略
  1.完善凭证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应从凭证管理入手,凭证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使用率最强的档案资料,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首先,在单位内部建立凭证管理制度,规定原始凭证应填录的项目。单位的出纳和会计人员在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时,一律不予接受,立即退还。其次,完善报销凭证的管理。在发生报销业务时,要经过经办人员、财务人员、财务主管、部门主管的签字,四个人的签字要同时体现在原始凭证上,作为原始档案。最后,要制定凭证资料的事后审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原始凭证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凭证处理上的错误,立即改正,形成监督机制。
  2.规范人员任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任用要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强化人员意识,防止职权的滥用。首先,应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相关人员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主管人员要具备三年以上的会计从业经验。其次,要丰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会计人员在单位统一录用的同时也可以考虑从社会机构聘用,聘用人员定期对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帮助完成重大会计项目的核算。最后,要加强对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主动参与到财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保证会计队伍掌握最新的财务会计知识。
  3.强化票据管理
  票据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往来的主要证据,只有规范了票据使用,规范收入入账,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准确。首先,要树立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使用类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票据使用办法来使用票据。对于与单位外部部门的经济往来,杜绝单位自行制作票据。其次,应委派财务部门的专人负责单位的票据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 防止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最后,票据资料应制定相应的流转制度。明确票据从取得到入账的时限,防止经办人员一直持有票据而不交到财务部门的现象。
  4.明确资产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类型较为单一,管理难度较小。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均是国家公共资源,直接到公共资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单位内部要召开资产管理工作会议,对资产管理制度进行明确。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的资产范围、固定资产的折旧类型。对资产的类型进行细化,针对不同的资产,使用不同的管理办法。其次,对资产设置管理台账,对大型固定资产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卡票,明确固定资产的责任人员。最后,制定资产的定期盘查制度,对盘盈、盘亏的自查要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的方式合理入账,维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完整。
  5.完善电算化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要紧跟时代步伐,实行信息化处理。首先,选择一套符合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这项工作可以由上级主管部门完成。会计软件要具备基本的记账、计算功能,同时要符合单位的经营实际。其次,要任用专业的电算化人才,保证软件的熟练操作。最后,要制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细则。明确用户、密码设置,防止会计信息的乱用。明确会计电算化信息的定期导出和保管制度,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

相关论文

事业单位策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
浅谈管理会计助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
浅析学前音乐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有效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思考
试论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
浅谈构建经济责任审计长效机制的应对
基于企业文化变革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
浅谈会计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的演进及启
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成本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新形势下将柔性管理融入企业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