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

  [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189-02
  社团作为高校的“第二基层组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重要渠道。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社政司2003年度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学生公寓、进学生社团’工作,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大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工作。[1]”
  一、社团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社团也呈现百“团”争艳的繁荣景象,特别是新生入校,社团忙纳新的情景甚是热闹。据相关报道,北京大学注册的学生社团已达267家,参加人数约30000余人次。但大多数社团都存在着“大一人数多,大二零零星星,大三几乎无人参加”“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奇怪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活动经费少,设备匮乏
  所谓“无米难为炊”,没有活动经费的支持,活动设备的提供,就算有再好的创意方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据了解,笔者所在学校的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源是每学期会员的会费10元,来自学校和企业的援助要看社团的规模及其社会影响力,其实际到位的经费可谓是“杯水车薪”。 而凭借如此有限的经费能够开展的只能是类似社团成员内部的一些少量的简单的小型活动,而其他的大型活动的开展,社团只能量力而为了。简单重复的小型活动,如野炊、座谈会等,社团成员第一次参加后新鲜感全无,学生也得不到更多的锻炼。另外,为了做到财务公开透明,学生社团的财务由团委安排社团负责人之外的专人专门管理,在使用经费前须向团委提出申请,经使用人、负责人及财务管理人共同签字后才可支出。虽说这样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学生,但社团活动负责人为了拿到活动经费,需在学校工作时间找到相关负责人签字,一级又一级,环环相扣,活动时间不等人,有时候活动经费到活动那天还没有到位,社团活动只好就此打住。
  (二)管理机构虚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团如果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无法运作好的。现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社团的管理体制不够健全,[2]表现在管理制度尚在制定当中,或者没有实时更新。这样,一个社团所开展的活动效果、活动经费的实用情况、社团负责人的工作情况等都没有制度去制约,何谈发展?没有激励政策,社长和社团成员的付出和成绩没有被学校去宣扬、表彰,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从何而来?有些社团的负责人员并不是由成员民主选举产生,而是由社团指导教师个人指定,缺乏一定的群众基础,导致成员对管理不服,同时安排的管理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久而久之,不利于社团的发展。
  (三)社团指导教师兼职过多,没有精力参与社团指导
  笔者所在学校的社团指导教师中,专业教师占53%,行政兼职人员占37%,辅导员占10%,还有1名行政兼职人员同时指导3个社团。专业教师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论文发表、课题研究、精品课开发、职称晋升等,让专业教师无法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社团指导上;行政兼职人员更是公务缠身,例会、总结、公差让他们更加没有时间投入到社团的活动中去;辅导员老师虽说没有专任教师和行政兼职人员那么忙,但由于能力和水平有限,在专业社团的指导上只能是纸上谈兵,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社团负责人缺乏“软实力”
  拿破仑曾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绵羊一定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狮群。”社团负责人是整个集体的领头羊,其领导能力与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整个集体的优劣,同时也隐含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由于社团负责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推选出来的社团负责人缺乏“软实力”,即通过自身谈吐、水平、自己能力等产生的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达到目标的能力,而恰恰这种实力是社团运营管理方面最大的决定因素。领导的最高境界是可以就任何任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领导任何人,如此的魄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带好一支社团队伍。
  (五)学校对社团重视度不够
  学校是学生社团发展的“衣食父母”,有了学校才有了学生社团组织,社团是依托学校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有的学校会认为,社团只是学生开展二课活动的组织,没有把社团活动放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3]没有认识到学生的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促进作用,没有对社团的健康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有甚者,担心学生出事,放大社团活动中的负面影响,一些社团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提交到社团管理部门手中时,由于考虑到安全管理问题,方案就此被“扼杀在摇篮中”。长此以往,社团活动也就不敢创新,只好“穿新鞋,走老路”了,社团活动也就无法百花齐放了。
  二、社团发展的建议
  对学校而言,要针对社团运行和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健全其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其发展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学校要深入研究学生社团良性发展机制,为社团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同时,要加大对社团资金、设备、场地的投入,从思想上重视社团活动,把社团发展纳入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中去。
  对指导老师而言,在社团的指导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要有敬业精神,选派相关专业老师来进行指导,要本着对社团工作认真负责的原则,以知识素养为基础,对社团给予正确指导,要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指导社团负责人制定社团章程、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及学期总结等,同时帮助社团解决各种难题,指导社团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有意义的社团活动。总之,社团导师应对社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使社团健康有序发展。
  对社团学生而言,要放弃“等”“靠”“要”的思想,要多渠道筹集社团活动经费,努力开发社团的社会服务能力,对学生社团寻找勤工助学岗位,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业余时间参加学校和社会的相关工作,凭借社团的创新思维,吸引企业赞助,发挥自身的优势,才能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深入研究学生社团发展机制,不仅是学生社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要通过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学生社团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论文

院校社团活动发展初探对策
浅析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研讨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