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完善农家书屋功能推动农村阅读持续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系逐渐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农村正在经历着较大的社会变革,以往的传统农村结构已经迅速解体,带有侵袭性的工业消费、商品社会逐渐对新型农村的形成造成影响。但是将农村与城市相比较来说,城市之间传统差异性文化也同样呈现出了交锋、碰撞的现象。利用农家书屋功能,能够切实有效的解决各个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下文主要针对农家书屋的功能完善以及如何推动农村阅读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农家书屋”在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农家书屋工程,是我国我当前经济社会在逐渐对社会发展创新过程中,所应有的一项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工程,并且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其本身主要是利用政府的主导规划工作,社会的全方位参与以及农民本身所进行的自主性管理,从本质上来说,该工程的执行从根本上来解决了我国农民群众获取文化信息渠道少的问题,切实有效的满足了农民的文化求知以及提升精神层次的愿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极大的提升了我国人民群众本身所具有基础知识,并且还对于改变民生状态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本身在逐渐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就深刻的体会到了农家书屋在这期间所呈现出的重要作用,让群众获得了切实的利益。
  二、“农家书屋”建设现状调查
  1、对农民阅读倾向的调查
  调查显示,农民对农业知识、致富、娱乐、法律、教育知识信息需求较多。问卷表明,虽有60%的村民知道“农家书屋”的存在。但使用过“农家书屋”的人减少了50%,而另外45%没有使用过“农家书屋”的人中有56%的人在未来有意愿使用“农家书屋”,这正是“农家书屋”未来管理和规划的重点对象,他们将是“农家书屋”的潜在使用人群,他们的意见是极其有代表性的。
  2、“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农家书屋”了解甚少
  图书馆在农民的思维中本身就比较肤浅,有一部分农民根本就不知道有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的存在,还有部分农民往往把图书馆与新华书店混为一谈。
  (2)管理体制不完善,工作效率较低
  受到农村地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这一现象的制约,目前“农家书屋”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缺乏实利性和可显示性,目前的基层组织对于“农家书屋”建设和管理并不很热衷。长期缺乏专人管理,有时名义上的“专人”往往兼职、代管。有些“农家书屋”虽有专人管理,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管理人员往往文化层次较低,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上缺乏亲和力。
  (3)书屋内涵建设不够,图书覆盖面较窄,文化品味不高
  目前的“农家书屋”的图书结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实际和现实心理需求等复杂因素,和农民的阅读能力、阅读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差距。大部分书屋图书种类偏少,内容广度不够,图书风格不够多元化;图书更新速度缓慢。
  (4)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且长期得不到改善
  人的问题是书屋建设管理的根本问题。由于“农家书屋”的现实空间和地域的乡村特性,决定了它的人力资源必然是以农村人员为主,而在目前情况下,由于有学历、有知识的年轻农民多已离乡外出打工,使得管理人员队伍只能就地取材,文化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动员组织一些村干部、老党员、中小学校退休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和有一技之长的老农民做专职或兼职的图书管理员。然而大部分地区并不具备这一条件,只能以一些难以外出打工而滞留乡村的人员为主,多数人的素质偏低,难以在管好图书、用好图书、培养新型农民、弘扬新型农村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建议
  1、利用人才优势,引导“农家书屋”管理规范化
  农家书屋本身在进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务必要从当前环境以及状态的不同来着手,确保能够建立起一支具有极高管理能力、奉献精神、业务能力的管理执行团队。就目前来说,绝大部分的农家书屋之中,都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来针对图书进行管理,绝大多数在岗上的员工都是由村干部来兼职,这部分村干部管理人员本身实际上并没有经过任何的图书管理培训,连某些基本的知识以及技能都没有灵活的运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农家书屋也就呈现出了管理混乱的现象,仅仅只能够对于一般性质上的借还服务,某些必要的读书活动实际上根本无法展开。因此,各个地区的当地图书馆应当要和各个农家书屋进行联系,针对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职能进行指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派出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下乡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辅导。在提升农家书屋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其业务培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提升:首先,基础业务以知识的培训以及辅导工作,这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对于图书所必要进行的分类、排架、管理、借阅管理等,并且依据规章制度,来对于相应的读书活动进行完善;其次,基本管理技能培训,这其中主要是涉及到了互联网方面的基础性知识以及操作能力。只有充分了解业务存在目的以及执行目的的管理人员,才能够针对各方面的管理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最大限度的保证农家书屋本身所具有的持久性,这对于农家书屋建设的持续性起到重要作用。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在实际执行农家书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部分人员本身对于该政策认识程度不充足,那么公共图书管理人员就应当对于这方面的宣传进行强化,促使民众能够了解到该部门的存在,并且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政策、精神进行理解,积极的引导农民的观念。只有利用大力宣传的方式,才能够使得农民群众对于农家书屋存在的目的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走出以往的误区,让农民能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在整个农村的环境中构建出一个良好的积极氛围。就目前各方面的情况来说,要使得农村地区能够了解到农家书屋本身的建设工作是一项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文化的工程,无论是对于农村的进步还是强化农村的精神层面来说,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将农家书屋当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赋予其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积极动员社会各界来帮扶书屋建设,促进整体意识转变,营造社会性的文化传播氛围。
  3、规范运作,从管理机制上形成有效保障
  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关键要靠有效管理运行机制。这就要求“农家书屋”建设注重以具有专业管理能力,拥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和图书储备的县图书馆为依托,以乡镇文化站为中转管理平台,把“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馆辐射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图书服务点。充分利用各级图书馆人才管理和业务优势,把县级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相结合,既有利于形成地区“农家书屋”的藏书特色,解决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实际问题,又能丰富县级图书馆藏书。
  4、依托公共图书馆职能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农村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要想建设好农家书屋,切实发挥“农家书屋”的有效作用,需要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读者的文化素质,也有利于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培育文化氛围。鉴于农村地区文化的实际情况,公共图书馆需要协助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在农闲时节或传统节日,开展新型农民读书征文、朗读、百科知识、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针对学龄儿童,可举办“故事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农村文化还处在一个较为落后的基准条件之下,要让农家书屋能够转变成为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平台以及集合阵地,将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来作为根本目的,这其中不但要将传统管理、发展观念进行创新,还必须要针对管理措施进行完善。同时,还必须要针对农村书屋建设工作的趣味性、兼容性进行强化,最大限度的避免各个方面所可能呈现出的问题,只有利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得农家书屋得以持续性的发展。

相关论文

阅读功能农村发展完善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研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