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促进中小学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发展探究

  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发展十分迅速,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等方面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长足发展。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随之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但一些现实情况却制约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如我国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无法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相适应。
  一、领导力与信息化领导力
  我们先对领导力和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作一定的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探索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一)、领导力
  领导力(leadership)引入教育领域是最近几年的事,它原本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于领导领的定义,学术界一直没有很明确的界定。常见的界定如:邱霈恩认为领导力是由领导素质、领导体制、领导环境和一定的物质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最高组织作用力[2]。另一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则是Kouzes和Posner认为的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3]。从上述代表人物的观点中我们不难发现领导力是与领导者密切相关的,是一种能力和影响力的综合。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根据上述观点从领导定义导出了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是领导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4]。
  (二)、信息化领导力
  信息化领导力可以从上述概念进行推断出它应是领导力的一个分支,是领导力概念的细化。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被王佑镁等人看作为个体信息素养特质驱动团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整合与应用、信息技术规划与评估、信息伦理与规范等五个维度则是其维度的体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在孙祯祥教授的定义中则是校长或学校管理者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能够对信息化发展愿景进行规划、建设,并为使这个愿景能共实现而影响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奉献自己的能力与智慧。从这些概念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一般倾向于将信息化领导力理解为学校的行政领导(校长或“一把手”)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特质或影响力,从这方面理解则不难看出信息化领导力的含义更倾向于领导者的信息素养,传统的科层体制则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前提。
  关于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相对于关于教育领导力的研究还是起步的要晚的许多,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因此有极大的研究空间,以后的研究成果也将随着研究的深入如雨后春笋。校长或学校的“一把手”经常被国内的研究者默认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主体。校长或高级行政领导的个人能力和行为被隐喻成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后,教师信息化在校长领导下的领导力却被忽视。对国内研究者的这种理解,个人认为较为局限,偏向和误区也很容易在实践中出现。从上文关于领导力的内在涵义的分析,我们得知领导力是包含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向互动的合力。因此,校长个人的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要区别开来,领导者(如校长)个人的能力特质或影响力仅仅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一部分,更需要关注的是整个领导集体的领导力与被领导者的反作用力之间的合力。
  二、教师领导力与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一)、教师领导力
  1.1从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看
  教师能主动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发动和执行学习项目,并促使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一般称之为教师领导力。任何成员在教育组织都有责任承担相应的领导角色,包括学校共同体各个方面的领导行为在内的领导行为被概况为学校领导力,学校为了让所有人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提供机会,许多教师将必须成为专业带头人。除此之外,教学技巧的使用可以促进学校文化和教学发展也被教师领导力所强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组之间有关学习实践的领导,并对教学组中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协调的领导等都包括在了这种领导力当中。
  1.2从传统人事角度看
  在学校角色中,如部门主任、社团代表等,教师作为学校行政人员任命的正式角色被称为教师领导力,他们作为管理者等行使权力,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学校行政领导的延伸其实实际上是这种内涵的理解,为了确保学校体制的有效运转则是所谓教师领导力的作用,而不是为了变革学校。
  1.3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教师领导力,建设过程核心人物则理所应当的落在了教师身上,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教学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支持合作的建设文化。
  (二)、教师信息化下的领导力
  教师在学校信息化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全体班级的学习水平与教学水平,通过设计教与学、制定教与学的目标的过程实施教与学的活动,从而达到师生一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老师的教与学当中,使每个学生综合发展,实现学校既定培养目标的一种能力被称之为教师信息化领导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课堂处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等方面。下面对几个重要能力进行阐述。
  2.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备过程、备资源是教师备课的具体体现。教师教学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尤其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开展教学等方面。在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成为更多学生用来学习的渠道;近几年推出的精品课程,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多的掌握到专家和名师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开展教学的一个重要能力体现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上。
  教师在课前针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者、学习问题、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环节系统化的设计、开发、管理。包括设计教学过程、引导教学过程被称之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引导,目的是在教学过程实施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学习、控制教学节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帮助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2.2信息化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
  如今网络的普及,学生学习方式因此随之改变,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当今的教师必须具备网络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使开发的课程满足学生要求,这种能力被称之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
  2.3课堂处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则体现着教师的处理能力,体现着教师良好的素质和妥善处理。如何良好与学生沟通,如何激励与评价学生,如何处理学生的冲突,如何协调学生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使学生们产生激烈情绪,也会给教师以后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教师本身的领导能力将被受到质疑,教师自己的威信也随之降低。具有良好的课堂处理能力应该是教师具有的重要能力之一,它不但重要体现了教师教学的领导力,也体现了教师领导的艺术与技巧风格。
  2.4评价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必备能力中也是包括评价与反思的,这是教师教学领导力发挥的重要方面之一。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事物做出评判就是评价的定义。而在教学中,教学中的评价也就是学校把自己获得的学生信息与自己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学评价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的环境中做出最重要的判断应当还是学生究竟在何等程度上达成了学习目标。教学评价是一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非教学结束时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获得做出判断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体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更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来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方向感,学习的方法;同时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有主导、指向、成效的效果。通过对评价的优点的深入探讨使我们更进一步的明确未来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评价,改变评价的方法,使课堂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和获得更大有效发展的空间。
  三、实施科学有效教学,开发教师信息化领导力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需要在一定教育理论与思想的指导下,对教师的教学领导力进行开发。教师需要利用自己对所授班级的了解的情况与对学校教学条件的评判,让其所教育的班级建立起一个共同的教学愿景,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共同努力建立一些科学的信息化教学课堂。
  1、构建共同的课程学习愿景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首先应能够领导所要面对授课的全体学生共同构建课程教学的共同学习愿景。这种共同课程学习愿景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是班级全体成员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期望预测和定位。这种期望预测定位既是集体的学习目标,也是个体的学习意愿[7]。因此,教师构建的共同学习愿景,应是学生所向往的前景,能使师生在精神上息息相通和谐共振,使学生在集体中得到不断的成长和提高。
  2、建立学习共同体,构建师生信息交流平台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为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构成的团体,团体各成员之间能经常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分享各类学习资源。每个人都在学习的一种状态是学习共同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学习共同体的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必要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是其核心和重要标志。教师在信息技术时代可以提供各种网络沟通交互工具等信息技术手段来保障学习共同体成员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协作,网络沟通交互工具常见的有:网站论坛,电子邮件,QQ,虚拟白板,社区等。利用这些软件可以使同学进一步了解,使班级的凝聚力增强。
  3、实施科学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
  为科学有效的实施信息化教学,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学为了使其科学有效,则需要和学生一起对课堂进行重新设计,以使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能更好的融为一体。教师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利用对学生的了解,对其组建学习共同体,利用组建的学习共同体来实施科学有效的信息化教学,使教师的领导力得到有效执行。
  4、师生共建课程学习资源
  随着进入二十一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资源得到充分共享,使知识信息大爆炸。现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已经无法满足把需要传授的知识交给学生的需要,需要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利用网络技术获取各种所需的知识,以弥补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实现自我教育与学习。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学生一起设计和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则体现着教师的领导力。教师进行备课的资源可以有教师自己提供,亦可由学生提供,但需要老师将这些提供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便让这些资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一个可供学生学习的良好平台。教师便可以依据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向该平台提供不同的教学资源,以保证教学质量,满足相应的教学要求。
  四、总结
  教师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身在教学岗位的教师需要转化教学思想,吸收新的教学观念以科学合理的实现信息化教学,从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师应该充分增强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学校教学体制与教学条件等种种限制,让其参与到自己的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创造一个共同的教学愿景,建立并分享对信息化教学学习有用的资源。综上,培养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领导力,改变广大师生对信息化课堂的认识,是一项有赖于客观教学环境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满足未来因材施教的需求,信息技术中的教师领导力必将得到更加重视。

相关论文

中小教师信息化信息发展探究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