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国际经验表明,大多数金融危机的发生与银行贷款违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关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动情况,防止过高的不良贷款对金融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1995年,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中,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防止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率过高的情况。从时间维度上来看,1994年到2014年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逐渐上升,至1999年达到最大值;1999年,国家对通过财务重组和债务剥离等方式对银行业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开始逐渐下降,但近些年来不良贷款额有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不良贷款额8426亿,不良贷款率1.25%。
  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因素很多,从总体上来说,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第一,不合理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产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产权制度的不合理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产权关系不清晰会引起导致政府对银行信贷进行较多的行政干涉,同时也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员工薪资等进行干涉,这会降低银行的管理效果。第二,银行内部存在道德风险。银行内部存在的道德风险一方面表现为信贷人员未尽心承担责任,在未充分核实公司真实情况下,将借款公司的虚假材料当作真实材料上报,这会造成银行作出错误的决定,将贷款发放给不符合标准的公司;另一方面表现为信贷员可能在贷前调查时,接受了相关公司的贿赂进而帮助企业隐瞒其不利因素,从而使得审查部门做出错误的贷款决策。
  二、外部因素
  第一,信贷软约束和利率软约束。信贷软约束在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借新还旧”。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政府追求就业目标或经济增长等原因,对于一个未完成的无效率投资项目,政府或银行往往主动或被动地追加投资,因为追加投资的边际收益可能大于放弃项目必须付出的边际成本(周兆生,2004)。政府的行政权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资金的配置,预算软约束逐步变成为利率软约束。通过优惠利率、利息减免和债转股等种种直接或间接的补贴措施,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真实贷款利率(胡剑平,2006)。信贷软约束和利率软约束进一步易于引发企业的逃废债行为,导致银行不良贷款不断产生,增大银行体系的风险。
  第二,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和偿债能力低下。经济市场化条件下,未解决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其资金不再是由政府拨款而是需要自行筹措,结果却使得国有企业来自财政的扶持资金大量降低。并且由于我国股票和债券市场不发达,企业很难通过该渠道进行资本的融通,因而只能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维持经营活动。可见故国有企业流动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但部分企业技术落后,经营较差,无法在市场化经济下良好运行,盈利低下甚至破产,造成了较多的不良贷款。
  针对我国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防止不良贷款的过度增加,本文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当是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则确保经济的稳定运行。政府需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银行进行管理的职能上来,而非对银行进行行政干预。政府只有区分出其职能的边界,才能进一步减少行政干预,为降低不良贷款率创造较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国有银行自身也需要向现代商业银行进行转变,这其中通过对产权制度的改革能够提高银行经营的透明度,加强银行决策的独立性,有利于预防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而造成的各种问题。
  (二)推动资本市场的建设,通过金融创新对不良贷款进行处理
  不断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通过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将积聚在银行系统的风险进行转移。第一,商业银行可以运用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方式转移到银行资产负债表外,在资本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风险加权资产的减少而使得资本充足率提高。第二,银行为转移违约风险,在管理其信贷资产式可以采用信用违约互换的方法。通过该方法相当于金融机构对可能产生违约的资产交纳一定的保费,若是发生违约,则得到约定的金额赔偿。这有利于维护银行业的稳定性,且通过该方法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有助于资产在市场上交易。
  (三)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监管,规范银行业监管制度
  新巴塞尔协议指出监管当局应当履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职责,以此提高银行的不良贷款管理水平,促使金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水平、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和体系。具体可采用如下手段:第一,发挥律师、审计、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对银行的监督审查作用。第二,要健全银行同业协会,完善行业自律体系,形成同业监督控制系统。第三,银监会要加强对银行的管理状况、资产质量、盈亏等经营状况的风险性检查,确保银行稳健经营。
  (四)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创建社会信用环境
  只有不断加强我国信用环境建设,才能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其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加快建立信用中介机构,通过信用中介服务为金融从业者判断贷款风险提供参考。第二,政府要主动的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与银行相互合作,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的使用规范以及失信处罚机制,以防止逃废银行贷款的行为。第三,在维护金融债权方面加强银行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第四,加强民间信用管理机构在不良贷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创建全民的信用文化。

相关论文

商业银行对策不良变化趋势
农业企业会计网络化对策探讨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
大同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