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探析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247-02
  一、引言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悖德性人格等,是最易于发生犯罪或违法行为的一种人格障碍,往往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中最受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关注。他们非常容易触犯社会规范和法律,在违法犯罪人群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占一定的比例,同一性质的屡次犯罪及罪行特别残酷或情节恶劣的犯罪人中,大约1/3至2/3都属于此类型①,但其对自己所引起的法律后果是否有足够的刑事责任能力来承担,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概述
  (一)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及行为特征
  在了解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人格障碍的涵义,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手册》第三版(CCMD-3)将人格障碍描述为: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人格障碍者形成了一种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异常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了文化背景和大众的一般认知(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
  根据人格障碍者不同的行为特征,将人格障碍分为10种,其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系个体常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其行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5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例如,逃学、打架、偷窃、离家出走等,青春期开始出现不负责的性行为;成年后(18岁后)习性不改②。他们无视法律规范,并且屡教不改;反复说谎,为自己的利益或快乐欺骗他人;冲动、易怒、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做事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缺乏愧疚感,缺乏同情心,不容易接受教育和改造。
  (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关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很难用一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解释,目前的研究进展主要关注于遗传、神经生物作用、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早在1876年意大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家和犯罪学家切萨雷?龙勃罗梭在其主要著作《犯罪人论》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概念,龙氏认为这样的一类人无论在体力、神经和心理上,与正常人相比,都存在种种反常现象,而这些反常现象都是由于人体素质退化或隔代遗传的结果③。由于当时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所以,“天生犯罪人”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和讽刺。今天,由于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并认同了异常人格的存在,家庭、双生子和领养研究都显示出遗传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犯罪行为有影响。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不少研究开始关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与脑损伤、皮层唤醒水平、脑电波等结合了起来。此外,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无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个人与母亲之间建立的关系、情感表达的方式、关心他人的能力等,都会影响个体在日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进展。这些都会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产生影响④。
  总之,在反社会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生物学的、生理心理学的和文化的因素以复杂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犯罪的特征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基本特征是缺乏道德情感,少有或根本没有内疚感和怜悯心,更没有责任心和义务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犯罪过程中表现出一下特点:
  1.缺乏情感,完全没有道德感,作案手段极端残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在犯罪的过程中其手段残忍、冷漠、令人发指,甚至对他们的亲人也没有丝毫的情感。正如犯罪学家加罗法洛在其著作《犯罪学》中所描述的那样:“他们的道德麻木可以从他们当众描述犯罪时的厚颜无耻观察出来,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描述犯罪的最可怕细节,而对自己的行为使受害人家属蒙受的耻辱和痛苦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感知”⑤。
  2.无智力缺陷,对犯罪行为谋划性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学习能力强,他们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超出常人的能力,例如,石家庄爆炸案主犯靳某虽然存在耳聋这样的生理缺陷,但是他的视力超好,枪法极准,还会制作炸药、修理电器等。湖南常德“9?18”大案主犯张某在作案中行为诡异,精于谋划,措辞在繁华的街道抢劫金店与大商店,擅长控制和领导同伙,并成功策划逃脱警察人员的追捕。
  3.肆意犯罪、不易教化、重返率高。正如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在《犯罪学》(1885年)中的描述:“他们不具有真正的悔改,不惧怕刑罚”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不在乎法律,也不在乎惩罚,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欲望能否得到满足。他们不会去反思,不会去反省自己的行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菲利曾引用莫罗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他们在监狱里并不感到痛苦,就想一个在画室里构思下一幅杰作的画家一样。⑦”仅仅通过执行监禁刑来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进行惩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性格、完善他们的情感。因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重复犯罪率比较高。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
  (一)刑事责任能力判断
  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其中,辨认行为能力指的是行为人能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谴责和制裁的,即对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控制能力指的是行为人是否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即对是非善恶的选择能力。
  此外,我国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认为,判断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是考察犯罪嫌疑人的智力因素⑧,即对犯罪嫌疑人的责任能力的判断应重点考察其作案的智力水平,即有无犯罪目标的选择,有无犯罪预谋和策划,犯罪的客观过程,犯罪实施的具体实施方式等,如果犯罪带有隐匿性的实现准备,犯罪时间和犯罪地点的选择均显示出刻意选择性,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判断该犯罪嫌疑人是否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探析
  一般认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认识能力与正常人一样,无明显减弱,明白自己实施行为的内容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任何争议。但反社会性人格者是否具完整的控制能力,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反社会性人格者的行为只是“与其特殊的人格有关,没有精神病所致的辨认和控制障碍”,应认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虽然反社会性人格者不像刑法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那样丧失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但其也不如正常人那样支配自己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这类人介于精神病与正常人之间,因此应该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
  毋容置疑,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是一种不同于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的心理障碍。因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不符合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的规律,只是人格表现超越正常范围。根据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行为特征,它显然也不是精神健全的状态,具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性。他们往往社会生活适应不良,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合情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从这种意义上说,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
  事实上,许多犯罪人在犯罪时其心态都不是正常的,如:激情犯罪者,变态犯罪者等。因此,衡量犯罪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其心理的健康状态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这件事上有无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这也正是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根本意义所在,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关键是确认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有无辨别能力,有无自我控制能力。例如,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发病状态具有间歇期,在间歇期此类患者具有正常人所具备的分辨和控制能力,如果此类患者在这种无病的状态下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就需要负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尽管在整体上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由此可见,尽管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但是这并不足以构成其限制责任能力的理由,以邱兴华案和靳如超案加以说明,二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均经过了细致而严密的预谋、在实施犯罪行为后策划秘密逃脱、有明显的隐秘实施犯罪的过程(选在人们熟睡时间作案)、有反侦查的表现等,这些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所以,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后果,完全有能力选择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们却选择了以危害他人的、自私的、残忍的、冷酷的方式来面对问题,所以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者。
  注释:
  ①龚锐.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者刑事责任能力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②④王建平.变态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07页.
  ③[意]龙勃罗梭著.黄风译.犯罪人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⑤⑥加罗法洛.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85-89页.
  ⑦[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⑧李玫瑾.犯罪心理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页.

相关论文

人格刑事探析障碍责任能力
中国新时代海外经济利益保护能力建设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疗效探析
提升小学生汉语言文学运用能力的策略
企业会计应对企业税务筹划的策略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研
电影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探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电子商务对文创产品发展的影响探析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
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存在